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法屬波里尼西亞- 毛嘻努依的獨立之聲 Ma'ohi Nui sur la voie de l'indépendance


法屬波里尼西亞- 毛嘻努依的獨立之聲 Ma'ohi Nui sur la voie de l'indépendance
(世界公民島參賽計畫)
「我們玻里尼西亞人的未來,是要由我們玻里尼西亞人自己決定的!而不是那些遠在太平洋、大西洋之外的人。」Oscar Temaru


Oscar TemaruMa'ohi Nui / Polynésie française (毛嘻努依/法屬波里尼西亞)的獨立運動領袖,大聲的說出了玻里尼西亞獨立運動的心聲。
    法屬波里尼西亞,1521年,麥哲倫發現了Puka Puka,開啓了玻里尼西亞與歐洲人接觸的扉頁。十六、十七世紀,歐洲人不斷在這裡發現新的島,慢慢的勾勒出波里尼西亞的地圖,傳教士也逐漸進入,改變當地人的信仰、儀式,新物種隨著船隊進入改變當地的生產模式,玻里尼西亞社會逐漸發生改變。1830~1880年,傳教士大量進入,殖民政府亦加強統治、同時引進華人勞工至此種植當時價格日益升高的棉花,造成玻里尼西亞人大量與外來人接觸,造成血緣、宗教、親屬、社會、文化的變遷。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法屬波里尼西亞進入一個歷史的轉捩點,由於太平洋戰略地位大為提升。為了爭奪太平洋航海權,法國在此地大量建設軍事基礎設施、並且快速建置其成為西方現代社會。1960年非洲獨立潮,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爆發脫離法國獨立,為法屬波里尼西亞的社會大變遷埋下了伏筆。法國而將核子試驗中心與試爆場域從阿爾及利亞移至波里尼西亞,並且在最東邊的島鏈Moruroa大量進行試爆,並大量提升這裡的經濟與軍事發展地位。為補償玻里尼西亞人,法國提供提供島民福利制度,如移居法國或是低分就學等政策,但這政策被學者稱為福利殖民制度(Welfare colonization)造成島人產生依賴性,並如同泡沫的皇宮一般,隨時有可能垮台。

1995年,法國總統Jacques Chirac決定在Moruroa再次試爆飛彈,使得玻里尼西亞人不滿的情緒高漲,Oscar Temaru的名字也在這反對聲浪之中誕生,他領導民眾進行抗議,高喊法屬波里尼西亞獨立的口號、阻止核彈繼續摧殘她們的家園。1996924日法國在紐約的聯合國大會簽署TICEN (Traité d'interdiction complète des essais nucléaires),終於終止40年來的核子試爆,這也是玻里尼西亞人的一大勝利。但難題接踵而至,隨著軍事地位消失,法國提供的社會福利制度減少,許多島內年輕人的希望與未來瞬間如泡沫破滅般破碎。在與法國的關係消失後,玻里尼西亞人下一步要怎麼走?Oscar Temaru又要如何帶領人民走向未來?

Oscar Temaru et son combat pour l’indépendance de la Polynésie

對於法屬波里尼西亞的獨立之聲,遠在太平洋、大西洋岸、地球另外一端的法國政府也做出了回應。2004年,法國授與法屬波里尼西亞「海外國Pays d'outre-mer (Overseas country)一個憲法上前所未見、超然獨立的自治地位。而Oscar Temaru也打著Ma'ohi Nui獨立的口號向聯合國提書傳達Ma'ohi Nui獨立之聲。2012年,隨著法國右派領導人Nicolas Sarkozy下台,左派代表François Hollande上台,原本Sarkozy給與法屬波里尼西亞人經濟利益的承諾化為烏有,失去了這層法國政府給與的蜜糖,島內獨立運動派是否會再度重整旗鼓,將Ma'ohi Nui的旗子揮滿藍天呢?



François Hollande: sa position sur l'indépendance des territoires du Pacifique

採訪毛嘻努依的獨立運動
與法屬玻里尼西亞同屬南島民族所在地的台灣、遠在太平洋另外一端的我們,和Ma'ohi的獨立運動絕對息息相關,也不能缺席這歷史上重要的一刻。處於兩岸關係之間的台灣,也有我們的獨立之聲。當學者提出「一國兩府」取代「一國兩制」的兩岸對話基礎時,「一國兩府」已悄悄的在法屬玻里尼西亞上演他的劇碼。而這齣劇,毛嘻努依的獨立運動,也將和全世界的獨立運動習習相連,一髮牽動全身,不論是法國屬地新喀里多尼亞Nouvelle Calédonie瓦利斯與富圖納群島 Wallis et Futuna或是千千萬萬個歐美海外屬地,都可能會追隨著毛嘻努依的獨立之聲,重新思考他們獨立的可能性。而我們台灣,也可以藉由毛嘻努依的獨立運動,重新思考我們的獨立策略,甚至是與原住民之間的關係。
喜歡讀社會運動小說的我,深受Helen Zille採訪南非學生運動領袖Steve BikoMichela Wrong採訪肯亞公民運動記者John Githongo的報導與小說所影響,希望自己也能有機會,採訪國外的公民運動。加上去年在法國學習非洲研究、並且在暑假前往布吉納法索進行實地調查訪談,在法文、對法國殖民政策的瞭解上有一定的優勢與經驗。希望透過這個經驗,前往法屬波里尼西亞、訪問當地獨立運動者,探詢獨立運動聲音。包含採訪UPLD (Union pour la démocratie)的黨員、甚至是Oscar Temaru,以及玻里尼西亞大學教授、學生、獨立運動分子。瞭解他們對於獨立運動的策略與看法。撰寫深度報導並反思台灣的獨立運動。

進駐當地家庭
「只要你盡了我家的家務、遵守我家的規則、幫忙我生火、煮食、一同舉行儀式,那你就是我家的一份子,不論你從何方而來
    對於一個玻里尼西亞人來說,家人的概念,是只要你(即便是素未謀面的人)盡了家庭義務,就可以成為家的一份子,而不是因為血緣上的關係。今天即便你是我親生的兒子,你不做家務的話,你就不是我家的人。這是南島族群自古以來的傳統,也是台灣原住民自古以來的傳統。幾百年前的玻里尼西亞,曾經碰上飢荒、火山爆發等等事件,島上居民為了避難而前往他島,只要願意盡家務,就可以成為家裡的一份子。玻里尼西亞人之間過著互相扶持的生活。然而這一切,都隨著外來權力觀念進入不斷在改變,包含早先外來的傳教士、隨後的殖民政府官員、中國人、與受法國教育的學子,都不斷在挑戰法屬波里尼西亞人家的概念。

    這次希望能進駐到玻里尼西亞人的家庭之中,觀察、和他們討論家的概念以及對社會變遷的想法。包含傳統土地公有與資本主義土地財產私有化的衝突、人口大增所引發的社會問題、社會福利泡沫破掉後,年輕人要如何走出他們的未來,又是如何看待其獨立運動。


華人的身分與認同
    華人佔法屬玻里尼西亞社會10%人口,為因應殖民政府在此開採棉花的需求而至此,隨後在此定居成為華人社會、並與當地人口通婚,但華人一直被當地人當作經濟勞工、身分地位認同問題極為複雜。這次去不僅是一個旅者、採訪家的身分,同時也是一個具有華人身分的年輕人,希望能藉由和當地人的交流,觀察他們對華人身分認同的意見與想法。

中國南太平洋戰略佈局
同時於國際關係上、南太平洋對於中國的經濟與戰略地位也大為提升,自1990年起,中國連年參加太平洋島國論壇的會後對話會,加強了其與論壇成員的合作關係。並於2005年正式倡議成立「中國—太平洋島國經濟發展合作論壇」,也多次派部長等級甚至是副總理訪問法屬波里尼西亞。究竟華人世界和法屬波里尼西亞會發展成什麼樣的新關係、也引人遐想。


行前準備與當地活動:行前先於圖書館與網路閱讀法屬波里尼西亞相關書籍與文章, 如玻里尼西亞人類學與歷史學家Robert Aldrich的文章,瞭解玻里尼西亞歷史脈絡。

以及閱讀Oscar TemaruUPLD 以及獨立運動的相關報導、論述與文章,瞭解不同的政治立場與各派別的聲音。建立獨立運動採訪的訪談基礎並和世界嚮導童元昭教授討論自己的報導計畫。
並且閱讀玻里尼西亞人類學文章、建立於當地進駐家庭、進行實地觀察的思考基礎。閱讀童老師論文The changing Chinese ethnicity in French Polynesia,瞭解當地中國人身分認同問題、並且閱讀中國與南太平洋關係的相關報告,瞭解其與法屬玻里尼西亞之間的關係。
同時休閒娛樂上也會嘗試航海與浮潛,希望能和各地來的航海家交流,並且前往當地漁村,學習海洋知識與技術,瞭解南太平洋這個海的國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